這是一篇本來希望交這學期末的報告,不過教授不給交,因為第一次上課就要交期末報告,太瞎了。。
不過我真的很討厭事情擱在那,心情總罣礙著,
另就是應該不合教授課堂上 專家書法的研究 這堂課,
我不是專家所以我寫的不算數,要研究碩博士畢業論文或教授寫的相關書法的升等論文才算,
原來是要看別人的研究,不是要我們自己研究,害我以為王羲之是個專家,還寫了一大篇,
晚上做夢,來給王羲之做各田野訪談,念念他,沒好好照顧我,給我波畢
果然是美術系出身的人,一點文學涵養都沒有,連字都不會看,唉。。
圖片是我特別放的,原報告沒有,有錯誤請不吝指正,
王羲之 蘭亭 張金界本 王羲之 蘭亭 定武本
對王羲之書法的觀察
摘要
王羲之在書法史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奉為書聖其價值非可言諭,歷代以致今依舊廣受歡迎,這種現象實非平常,相關王羲之的研究頗多,本文希望以美學的角度來探討一些習以為常的概念,藉此能對王羲之的書法藝術有更清晰認識的機會。
本篇報告以觀察為名,因為就目前筆者所能及,對其書跡臨寫與審美經驗作一粗淺的歸納分析,反省比較,疑問與釐清。
關鍵詞:王羲之、審美經驗
一、 前言
書聖王羲之,在書法史中的地位最為崇高,影響之大,不管是書跡作品對後世的直接影響,或者後世對王羲之的研究拓展的非間接的拓展,更加使書聖的地位神化與崇高,有時這種現象會造成思考上的迷失與畏懼,而難以可觀加以分析探討;另一個特殊現象是,書法史上無人可以如此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歡,爭議性如此低的代表性人物[1],其書跡風格特色實在是有必要被深入探討。
[1] 王獻之的爭議性就較高,傳他的書跡也曾比王羲之更受歡迎,但他也受到唐代孫過庭的強烈批評,或唐代孫過庭《書譜》中,傳東晉謝安的批評。
二、 書跡
在王羲之之前之後都有傳名的大家,但無跡可循只剩歷史的意義,所以王羲之的書跡存在有重要歷史意義,歷史意義可以為審美上的價值加分,卻不是審美的全部,王羲之這個風格典範中,明確的呈現出可見視覺點畫中的高明的精緻性,多樣的變化性,還有透過點畫產生更深層的韻味,或說氣或說精神,至今在學習研究書法創作上還是一樣深具啟發性,而這些都在其歷史意義之外,也就是說他書跡的本身除了歷史意義外還有其他的審美的價值,即是構成書法藝術本身的審美價值。
王羲之的書作至今也已無一件原跡[2],多為摹拓本,甚至還有真偽有疑之作雜於其中,或有臨本被當為原跡而加以勾摹刻拓成本,但至今日而言,這一切僅存的書跡[3],都被當成是王羲之的作品,而加以學習欣賞,勾摹刻拓的過程就算再精準,依舊無法達到跟真跡一樣的自然,這是個遺憾,無法面對原跡而更貼切直接研究王羲之的本體,但對於這個遺憾,筆者有不同的看法,但若以審美經驗的追求而言,卻是優勢可以加深後世對其原跡的想像,更有想像空間的審美價值,有錦上添花知效,偽作亦然,試就其勾摹刻拓本書跡形成的過程,分製作人的主觀因素與勾摹刻拓本本身的不明確性兩個方面論述:
一是製作者的主觀因素,不管是勾摹者或刻或拓者如何嚴謹客觀,不可否認結果會跟原跡有所差異,技術工法再精準都無法完全相同,這差異或因為材料或因為個人主觀知能或因時代色彩的無法剔除[4],結果便是增加了王羲之風格的多樣性,在其原本的深度上又增加的廣度,原跡的形象更為豐富,故所謂的王羲之風格,是在王羲之的原跡為基礎加上多人的些微差異融入,建構出的一個形象風格。
二是勾摹或刻拓都是間接的製作過程,非一次性直接的書寫或操作,而在後學的以研究的態度對其進行深度超深度的學習時,在微觀之中一點一畫都會被放大檢索,在這探索之中常出現筆法或書寫邏輯[5]的不合理性。勾摹本的明確性點線造型,以直接性的筆法是無法達到全然吻合,面對這種差異,產生不同的詮釋空間,對學習研究者產生的影響更是深刻,或以這是一次性書寫的高妙技巧,非常人所能,而給予高度評價;或是思索用裝飾性的筆法[6]臨寫,以達完美的點線造型,合乎勾摹本中之所見標的;或放棄不合理的點線形狀,嘗試尋找合理的筆法,期以直接性的筆調,取得與勾摹本中的最大相似性;勾摹本中清楚卻不合理點線造型,形成一種探索原跡的模糊性,勾摹本的不脫離原跡精神卻非完全是原跡的形象,增加了學習者在研究勾摹本時與原跡之間的想像空間,因此原跡形象為何這些今日都無明確的答案,就審美價值而言,沒有明確的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而刻拓本的製成,在勾摹之後還需要刻與拓成拓片,再加上刻字載體的石或木因時間的風化,若再加上早期拓本紙張的時間風化,模糊了細膩的筆調,更沒有墨色的要素可佐證用筆用墨的情境節奏,其結果的真的很模糊雖與勾摹本不合理性有所不同,但形而上的模糊概念是一致的,過之或不及地提供了一個不明確模糊性,兩者更加拓寬的王羲之風格的想像,想像他的原跡可能比我們所見更加的高明多樣,美好想像會無形的提高王羲之在欣賞者心中的價值與地位。
當然今日無原跡可看,不代表以前沒有,以前當然曾經有,有原跡存在的時代,一樣被受肯定,雖然後來只剩勾摹刻拓本,模糊與距離只會加深其美好的形象,歷史上的先後意義,還有流行的廣度,經得起考驗檢索的深度,風格的獨特性等等,王羲之對書法史的影響力,無人出其右,成為要在書法形式中不可不知的重要根源,他不是唯一值得學習對象,卻是不可不認識的對象。
臨本,多指他人以書寫的方式進行模仿的動作;通常所見若以形相似原跡的高低依序排列為摹本、拓本、臨本;故本文以下所言王羲之的書跡作品,都是指王羲之的勾摹刻拓本。
王羲之 二謝帖 王羲之 得示帖
孫過庭 書譜 趙孟頫 致中峰老師尺牘
三、 追隨與出新
在王羲之的後世書法長河中,大多數書法形式中的參與者,或多或少都需要去認識王羲之,而所受的影響深淺,端看參與者的興趣取向,就書法史而言,略可分為追隨與出新兩個面向 :
第一種是王羲之的追隨者,如唐代孫過庭、元代趙孟頫,窮其一生學王字,以傳承為志,將王字奉為最高的書法藝術表現,如書法金字塔的頂端,是不可能也不可以被超越的,這個概念相信或多或少都曾出現或存在你我的學習過程中的過去與現在甚至將來,筆者試將其分成幾個方面來看,王羲之其人,在書法地位是無可超越的,是既成的事實,其可見或隱藏的影響已佔據書法史中的標的地位,所以他幾乎可說是書法的開山祖師,當然至今日追隨者奉其為神,以書法為其宗教也是合理的。但與其主觀認為王羲之的書跡風格是書法金字塔的頂端,是無人可以表現的比他好,不如以神木的主根來比喻恰當,他滋養了書法大樹上的枝枝葉葉。所以追隨者想要繼承延續王字的書風,但不管追隨者書法表現的相像與否,都難得到正面的評價,因為相似都難逃被直接與王羲之相提並論,而王羲之的風格性,歷代的審美經驗累積的結果,早已成參與者之間一個顯性或隱性的基因,影響著對書法審美價值,逆著說回去,王羲之書跡風格,已是參與者在書法的審美經驗中的具體標的,一個客觀的「優美」概念[7],所以企圖繼承者,在嚴格的批判中多得到或俗或媚等的負面性的評價,但不代表不廣受喜歡,所以學王羲之的人數,是有可能比出新者更多的多,只是相同在藝術史中沒有記述的價值,所以至今還是有許多追隨者,追隨著王羲之的腳步。
[7] 因為書法藝術這大樹,以王羲之風格為主根發展而出,以其為根本核心價值,為美的。為美的或許說「優美」更為精準,不同於美學中的廣義的美,為特定方面的美感指向。
傅山 草書十二屏局部
第二種是出新者[8],不追隨王羲之風格者,但受王羲之影響有強弱顯隱之別,王羲之不是唯一的來源,當然還需要加入其他營養,最強烈的莫過清代傅山提出相對的醜的概念[9],書法表現一樣精采,一樣是被讚賞的,可見藝術的追求是具有多樣性的理想性,而審美的價值也不僅止於「優美」的這個概念,但「優美」的優點具備了廣受喜歡而少爭議,可視為一個較為客觀所接受典型,所以不可同也不可棄之。當然書法史可見的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家佔了絕大多數,如宋四家的米芾、黃庭堅、蘇東坡,明代的八大山人等,如要選擇作為出新者,表示他有更強的主觀意念要作自己,然而作自己的條件是要了解自己,而且必須讓自己不受慾望的操控,成為自由之身[10],簡而言之,書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都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透徹了解書法「優美」的典範王字的書風,獲得客觀的標的;二是以自己的特色為導向加以出新,表現出不同於「優美」的概念卻涵養「優美」於其內的美感,以作品與風格彰顯他體會的答案。
黃庭堅 李太白憶舊遊 局部 米芾 蜀素帖 局部
以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為例,反覆數次摘錄書寫王羲之的《蘭亭序》,常落款八大山人臨書,除內容外,筆法結構等與《蘭亭序》無明顯的關係,但隱約之中又可見一點相似之處,但是是很清楚的是八大面貌,此種臨不像的做法,彰顯著個人風格性的完成,但也不否認得力於王羲之《蘭亭序》的滋養。
當然不管是追隨者或是出新者對王羲之的評價,多是高度正面的評價,所以更可以確定,王羲之的風格性是可以作為優美的標的,像王獻之就受到孫過庭的強力批評,雖然王獻之也曾經一度比王羲之獲得更高的評價,所以爭議性最低的好,普遍性的認同高好,最有條件成為優美的標的,而過度的保守或激進是最具爭議性的,最不可能成為優美的標的。所以有志之士在選擇走自己的路時,建構另一種風格以安身立命使自己存在,並不是靠否定王羲之的優美能得以立足,而更重要的必須以正面的態度充分學習王羲之的優美價值,其中所隱藏的客觀性,才能平衡主觀的自我表現,達到理想的狀態。
八大山人 臨蘭亭 蘇東坡 寒食帖
四、 未來
王羲之的風格性,在過去現在都是書法優美的標的,未來也是;過去不因為王羲之的偉大成就而造成書法史的一面倒向「優美」的書法表現,因為總有人作出不同於他人的書法表現,未來也是。
今日現代書藝或創新書法的論述或企圖,日漸流行,但不應把此看為現代的創新,現在如此,過去同今日也是如此,只是可能名稱不同,故非新的思考方式,而是藝術的本質如此,產生多樣性的可能便是藝術的價值。除以繼承為志的追隨者之外,其餘都在尋求出新的方向,激進者的背離更是選擇了拋棄過去,拋棄書法的形式,自以為解脫,為自己找新的出路,以與眾不同別具心意而洋洋得意的同時,聲稱為新書法形式,實已非原來這一書法形式,姑且可以說是為書法增加形式範圍的廣度,並沒有解決所謂傳統書法形式中向未來發展的深度問題,沒有建構提出發展的條件,當然沒有解決問題。
要如何解決的這個書法深入問題,跟先賢所要解決的問題一樣,以正面積極的態度消化過去的歷史養分,建構開闊的審美態度,唯有清楚過去,清楚所要出新或要背離的對象,才有出新或背離的條件與基礎,但這樣也才解決前半的問題,獲的客觀看法的概念;後半的問題是如何解決自己的主觀表現與客觀的需求達到平衡,滿足自己的創作需求,也滿足客觀的期待,使自己成為自由的人是解答之一,可以控制自己的慾望,就像孔子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狀態,擁有對自己前進下一步的選擇權,有選擇的選項而非只能順本能或隨潮而身不由己,如此書法未來的這一個問題才能獲得解決,當然不是只有一個答案,而是一人解決就有一個答案,簡而言之,了解自己才能控制自己也才有超越自己的可能,能超越自己做好自己在書法長河中的一滴水的角色,河怎麼流不是一滴水所能控制的,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還如此。
五、 結論
王羲之的書風,當仔細去觀察分析時,會發現相較於其後世的諸家不明確,因為他幾乎是書法發展的本源,書法中人無人能不受影響,他的個人性表現已成為普遍性的審美活動中的「優美」標的。中國的藝術多以作品彰顯作者的領悟,少作說明,強調在經驗中學習,「練」就是其中一個普遍性的價值,在練的過程中檢索認識自己,進而能控制自己,成為自由的人,才能在今日忙碌的生活之中,功利的心態,速食式的創作,強烈的吸引著創作者的環境中,作出自己的選擇,否則就只能如落葉隨波逐流,所以筆者強調成為自由人的重要性;今日書法迷失的是練的價值變成只是學習者的歷程,略有所成就會創作就不練了,忽略了練的重要價值之一是內觀自己的,在其中認識自己,調整自己,應當要以練為本體,確實執行一生才算是中國的藝術精神,筆者學經歷淺,讀書不多,練亦不足,語意或有不清,立論缺陋,故只敢以觀察名此報告,以便他日有補充修正的可能。
六、 參考書目
1. 梁漱溟著:《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市:台灣商務,2002年,初版。
2. 杜威(美)著:《藝術即經驗》,高建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7月,北京二版。
3. 伯特蘭‧羅素(英)著:《羅素自選文集》,戴玉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8月,北京一版。
4. 祁小春著:《邁世之風》;台北市:石頭,2007年8月,初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