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阡墨談了一晚,他說他不懂書法但覺現代人寫的作品,
號稱現代書易的作品,都有鬆散軟弱的感覺,
沒辦法產生一種嚴謹中又有生命力的感受,
當然我是首當其衝用來批判的標本,
覺得自己作品鬆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我當然解決不了自己的盲點,
阡墨說:久之你畫圖刻印都有草稿,或許你現在很熟悉可以省略草稿的這個動作,
但你的想像中還是有先生成的一個草稿的想像被處理過,可是我認識你這麼多年,
沒聽過你寫書法有草稿的作法,都希望一次天成,是不是好高鶩遠,
省略這個動作造成自運時的控制不住,意外處處。
真是一針見血的見地,雖然我覺得的很有道理,可是不知道怎麼打草稿,
沒學過書法草稿是怎麼一回事,用圖畫或印稿的方式,好像很有距離,找不到作草稿的依據,
而且一直以來的經驗,如果同一內容的作品,如果重複書寫還是會覺得第一次的寫的較有感覺,
但過幾天,我卻比較不出先後好壞的差異,我想是不是只是一種情感的因素,
讓自己自以為第一次的比較好,而且歷代的書論中或故事或老師敎我和我的自己為,
都認為自然天成最好,阡陌說這是所有藝術工作者最高的嚮往,信手拈來無所不是,
但需要一步一步來,或許現代西方思潮的融入,造成我們關照書法時的盲點與誤差,
不過我知道要有草稿的過程,但真的不知道怎麼作??????????
昨天當被妻小綁架去百貨公司逛街的路上,突然想到,草稿通常都比作品輕鬆自然,
而我一直以來,自運時幾乎是亂寫,也是輕鬆自然,
這樣說來,我之前的自運充其量就是一堆草稿,
我一直以為的書法草稿或許是嚴謹一點,作品放一點其實是錯的,不過這一點應該是因人而異的,
對我的性質而言是錯,對不同性質的人或許剛好,正確的衡量角度,在於如何 圓滿自己
我放手亂寫沒有問題,控制有問題,自覺我可以做到相當精準的臨習,但卻用不上來,
如果用嚴謹性的臨寫態度,把之前寫過的隨性之作視為草稿A,臨一次成為作品B,
那是不是可以有收攝的效果,那個B,才是控制中的我,也是我個人最熟悉的運作方式,
當然這個自運式的臨寫,有寫像與寫不像的方式可以調整,
才剛開始試,所以還沒法有充分的體驗,
我有感受到一種臨與自運類似的感受,感覺很特別,
至少是我沒有經驗過的一種作法,可能是因為我的孤陋寡聞,因為我有老師敎的時間也不長,
先後三位書法老師,一位一個月,一位三年,一位一年,其他時候就自己玩了
目前的反省,是不是我太傾向於空間的張力,吃的太重鹹,
而忽略了書法這一形式中重點,韻味的細細品嚐
這是剛開始的第一步,再一陣子應該會更清楚一些,
至於哪張是稿A,哪張是B,觀者自猜了,
歡迎不吝提供不同見解與看法,讓久之這井底之蛙,能有所長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