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實在太混了,一點勁也提不起來,
隨手翻翻吳昌碩的印譜,
覺得好極了!!!!!
對他不算陌生,布過從沒如此驚嘆!!!
好在哪裡?

態    度     很好,

態度是齊白石批改學生印搞時常用的話
我的 理解是   姿態與法度,我也不知道合不合齊白石的意思,
不過倒蠻適合如此來看待自己,
也許是因為近來對法度特別的注意吧!
所以覺得吳昌碩好在,刀法章法都在法度之中,
感覺到漢印的方正,在吳昌碩對石鼓文的體會中,
加入了些許的字構錯位,合理的書寫味道,方中帶圓,
個人覺得他的印章刻的除了厚實之外,
布印稿精緻細膩,有他人未到之處,
今日以後當以吳昌碩為學習的目標,好好學一學,

刻了幾個印,
再大概看完吳昌碩的印譜後,修正了一開始的草稿刻的,
有沒有吸收到一些養分,ㄏㄏ....我也不知道,
因為一直覺得白文印刻的不好,
用我可以理解的方式運用,不過有更多是知道可是做不出來的東西,
果然說的比做容易,ㄏㄏ....
看人家印譜比電話簿還厚,就知道還差的遠,

突發奇想,聽說過吳昌碩用喜歡鈍刀,他邊款中也有一些這樣的說法,
鈍刀?刻鈍掉的刀,
想想買來的篆刻刀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不知道是哪位先人偉大的發現,
其實拿來刻印石是很好用的,
所以我就拿了把崩角的舊刀,磨去崩角時,順便把刻刀的刀刃角度增加,
這樣其實刀也會變鈍,有時磨家裡的刀會越磨越不利,也是因為把刀刃的角度磨大了,

果然有夠鈍,入石不易深,殘點很多,
用起來很吃力,手都刻到起水泡,
不過線質較厚實,斑剝的比較細膩,
起收的墨味多於刀味,

不過高手拿什麼剪刀 鋤頭都可以刻的很好,
不像我還要想東想西的偷吃步,
ㄏㄏ...





雨下泥生


隨興


云生足下





情與非情共一真


愛你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久之 的頭像
    久之

    云山草堂~久之的工筆與金魚

    久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