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BEN-Z兄所拍的日蘭照片中,有一張帶有波光水影的照片,最是吸引我...
想說給他借來作為畫的參考資料,他也爽快答應....
那就趕緊畫看看,

照片是黑盆為底,不打算塗黑底,所以把波光水影用淡墨細線雙勾出來,
以赭石分染暗處,作為橘紅色的底,


發現用赭石作為橘紅色調的基礎很搭...至少比用墨底好..
鱗片加覆蓋硃磦畫亮處,洋紅染暗處,這是瑣碎的事.....做到合乎理想色足的厚處...


魚身照染黃色


魚身再次分染硃磦...好賓水彩的橘紅...朱紅..紅


瑣碎的補色到足夠色感與質感


完成了








波光下有一層淺淺的白影...要在室內散光斜視下比較看的到
自從上一之日蘭失敗後就沒再畫橘紅的日蘭....不過這應該畫得比上次的日蘭好多了..


有朋友問:這會不會很容易褪色?今天畫明天就褪色....

其實工筆畫要解決就是保存性的問題,關鍵是顏料與載體(紙張絹布木板等等...),
這問題不解決,這形式也可以廢了,無法留傳,

我多用金潛紙畫或自己塗佈AZC或膠礬水的長纖紙張或是絹,
不是用市售的礬紙如礬宣.棉.球是蟬翼宣更是不用,因為常常過度施礬,紙張很快就脆化了,裂破碎...
之前教學生畫工筆,學生放資料夾裡,帶來帶去不到一個月,摺痕處全都斷裂,一張變八張以上,

熟紙是工筆形式最重要關鍵材料,用生紙畫就不是工筆,不是像不像的問題,
而是熟紙主導了工筆的技法取向,工筆多用染的技法,
用分染進行細節的處理,搭配底色的平塗,或整體罩染....
而西式水彩(歐式.美式等)多以平塗.逢和.渲染為主要的表現技法,這在熟紙上是行不通的,
工筆與膠彩源頭很相近,在顏料的差異上,工筆偏重於細顆粒的顏料使用,
所以工筆多用透明顏料附加上細顆粒的不透明顏料...

故若工筆要維持住形式的特色,那熟紙是關鍵,保久性也要解決,
取長纖紙以增強紙力,以適量的膠礬塗佈(微酸)或中性(如akd)或中鹼性AZC塗佈,降低劣化的速度,
保存上還是需要減少氧化的環境,如放在資料夾中或裱框起來,展置於通風良好處....避免強光直射等等,

金銀潛紙對我而言,好處是跟金魚.水族類等很搭,除了適性之外,還有方便,送裱褙安心,
它是一種機製紙,有三層結構,上是典具帖-一種楮皮為主的長纖極薄紙,有膠著劑,不知是否為膠礬,
中是鍍金的薄鋁箔,下是一張西式紙,我在把它裱貼於卡紙上,一來平整好畫,二來好裱褙裝框,不需拖裱.
缺點不便宜,一張45X100公分左右300元,不可以折到,鋁箔摺痕難以復原,


顏料使用上,我用HWC好賓水彩顏料,搭配赭石.硃磦.石青.石綠.等
蛤粉.水干.岩彩目前還很少使用,等下一階段用日本繪絹時再加入使用,
正常的條件下,高級的顏料色相濃度保存性都會比較理想,
上色的方式也會影響色層的緊密度,膠輕掉粉,重彩龜裂脫落...
應避免陽光直射,乾濕度過於極端,適當替換收存與展出可以增加保久性,

墨是最穩定的,不要化成灰都是黑...這我就不說了,自己找我的論文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久之 的頭像
    久之

    云山草堂~久之的工筆與金魚

    久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